為貫徹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,促進秋季蔬菜綠色生產,保障市場均衡有效供應,現就秋播蔬菜生產提出如下技術指導意見。
一、優選品種
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,選擇商品性好、優質高產多抗的蔬菜品種,露地蔬菜生產注意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,露地直播如小白菜、大白菜秧、白莧菜、油麥菜、蘿卜、芹菜、芫荽、茼蒿、菠菜、大蒜、毛豆等;露地育苗可結合集約化生產,如紅菜薹、萵苣、甘藍、晚熟花菜、大白菜和“秋延后”栽培的番茄、茄子、辣椒、黃瓜、菜豆、豇豆等;設施蔬菜生產根據設施的結構性能和管理措施選用適宜品種。
二、優化茬口
實行科學輪作,對易發生連作障礙的十字花科、茄科、葫蘆科等蔬菜要實行嚴格的輪作制度。露地蔬菜生產避開氣象災害和病蟲害高發期,防止播期過于集中,造成集中采收供過于求;設施蔬菜生產結合目標市場價格變化規律、本地秋冬氣候特點、棚室結構性能等,合理安排秋茬生產。
三、綠色防控
堅持預防為主,綜合應用農業、物理、生物、化學方式防治,提高病蟲害綠色防控效果。
1.農業防治。選用抗病蟲品種,實行科學輪作,合理應用蔥、蒜、芹菜等伴生栽培防控病蟲害,實行深溝高壟栽培,采用黑色或銀黑雙面地膜覆蓋保溫除草防蟲措施。嚴禁使用超薄地膜,推進廢舊農膜全部回收利用。
2.物理防治。設施大棚配套使用長效無滴消霧功能薄膜、避雨棚、遮陽網、防蟲網覆蓋預防病蟲害,運用黃藍板和頻振殺蟲燈等誘殺蚜蟲、粉虱、薊馬和鱗翅目害蟲,棚內采用地膜覆蓋、通風排濕等措施防治病害。
3.生物防治。設施內因地制宜示范推廣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和應用性誘劑、生物農藥等措施防控蟲害。
4.化學防治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,采用霧化度高的施藥藥械適時對癥用藥,禁止使用《禁限用農藥名錄》所列的高毒高殘留農藥,嚴格安全間隔期采收。
強化豇豆、韭菜、芹菜“三棵菜”綠色生產技術示范推廣,分品種開展蔬菜綠色生產技術培訓與現場指導。
湖泊流域內蔬菜種植應遵守生態環保有關規定,優化種植結構,避免大肥大水,大力推廣減肥減藥等生態種植技術。
四、防災減災
1.信息預警。密切聯系當地氣象部門,廣泛利用電臺、電視、短信、微信等有效形式,及時預報天氣變化,為防災減災提供及時快捷的氣象信息,組織生產主體科學防災。
2.分類預防。露地蔬菜生產做好洪澇災害防控,設施蔬菜應對大棚設施薄弱部位進行檢查修繕,高山蔬菜生產要注意泥石流和滑坡的危害,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,防止次生災害。
3.技術服務。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,加強線上線下服務指導。引導大于25°坡地退出種植蔬菜,在各生產環節深入一線靠前指導,發現問題及時解決,將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。
|